專訪普楓新能源羅澍:“雙碳”目標激活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 |
媒體報道
發布時間:2021-09-26 新聞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
編者薦語:
近期,《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專訪普洛斯旗下普楓新能源總經理羅澍,討論在當前“雙碳”目標下,普楓如何借助普洛斯的生態資源助力物流行業節能減排,以及普楓在分布式光伏項目中的投資開發邏輯、業務發展方向等。
以下內容經授權發布:
以下文章來源于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 ,作者隋秀勇
在推進實現“雙碳”目標的進程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物流業肩負著實現節能降碳的重要使命。而提及物流行業的節能減排,不僅涉及運輸、包裝和運營管理等方面,綠色物流基礎設施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清潔能源和綠色物流基礎設施的市場需求正在快速增長。”普楓新能源總經理羅澍欣喜地發現,隨著去年我國“雙碳”目標的提出,越來越多物流企業對屋頂光伏項目的認知度和接受度更高。
作為低碳先行者和推行者普洛斯系成員,普楓新能源成立于2018年5月,公司依托工商業屋頂資源,致力于分布式光伏項目的投資開發,提供綠色能源解決方案。
普楓新能源總經理 羅澍
“普楓新能源圍繞大物流,尤其是食品冷鏈,以及數據中心等對清潔能源有持續增長需求的行業進行重點布局。即使在制造業領域,食品飲料、醫藥、汽車等行業客戶也是普洛斯物流園區的主要客戶。”8月19日,羅澍在接受《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采訪時透露,目前公司已投資開發100多個物流園區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并幫助這些物流園區至少在運營層面實現了碳中和。
從第一批項目——基于普洛斯物流園區在蘇州、上海和北京的7個物業的屋頂的30MW(兆瓦)左右開始,普楓新能源的分布式光伏的開發規模每年都保持高速增長。截至目前,普楓新能源已逐步在全國15個省市穩定運營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蘇州、無錫、常州、南京、杭州、天津、成都、青島、西安、鄭州、沈陽、大連等32個用電需求強勁的核心城市。預計2021年底累計開發規模將達到1GW(吉瓦),相當于約75萬戶家庭的年用電量。“其中,450MW左右預計會在今年年底并網,余下的550MW的項目處于建設前期或者施工階段。”羅澍透露。
1GW是什么規模?按照普楓新能源運營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平均規模2.5MW來算,相當于400個同規模的電站。體現在社會環境效應方面,更為直觀的一組數據是:1GW的分布式光伏,每年可發電10億KWH,每年減少8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每年可供1000萬輛次的新能源物流車充電。
羅澍還向《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記者介紹,雖成立僅三年時間,但普楓新能源已發展成為國內屋頂光伏發電領域的頭部企業。這固然與分布式光伏是一個新興領域和旺盛的市場需求,以及普洛斯在國內開發和運營的規模龐大的物流基礎設施等因素有關,但更為重要的是,普楓新能源從物流園區切入,積極布局制造業等行業,實現了分布式光伏項目開發規模的快速增長。

在普楓新能源現有分布式光伏項目中,除了今年6月完成收購的湖北省鄂州市40.6兆瓦物流園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外,其余均是普楓新能源自身投資開發的項目。“我們對于市場上存量的分布式光伏項目有自己的一套風險評估辦法。”羅澍解釋說。
而普楓新能源之所以對鄂州項目“情有獨鐘”,一方面因為其是業內少見的穩定運營的大型單體分布式項目。目前該項目已投入使用并穩定運營兩年多時間,在滿足物流園區企業自用之外,并入華中電網,服務于武漢城市圈。據測算,該項目每年發電量約達4130萬KWH,每年可以節約標準煤約12995噸,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約33787噸。
“更重要的是,該項目所在地鄂州,不僅緊鄰湖北省會武漢,處于大武漢經濟圈的核心區域,而且正在興建鄂州貨運機場,交通便利、區位優勢顯著,未來將是華中地區核心物流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羅澍告訴《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記者。
他進一步表示,從項目開發的角度來看,由于分布式光伏項目是基礎設施類型的重資產投資,投資項目的長期、穩定的運營是普楓新能源首要考慮的。圍繞這一原則,普楓新能源在投資前會對項目進行綜合評估和分析,主要考量以下方面:
一是項目所處的區位。羅澍解釋說,項目與核心城市(用電量大)的距離往往決定了光伏電站的消納能力。
二是項目所處區域的自然條件,這決定了該區域的年日照小時數。
三是項目本身的潛質。普楓新能源會綜合權衡項目的業主方、所處行業,以及其在行業的地位,“這些都關系到項目未來20年甚至更長時間內是否能夠穩定運營,是否具備穩定的消納能力。”
此外,普楓新能源還關注當地的電價以及分析電價走勢,以及建筑物的狀態,如層頂是鋼結構還是水泥澆筑的,房屋年齡,是否被銹蝕,是否具備加固條件,等等。
由此可見,普楓新能源不是單純地追求規模,更為注重有質量的增長。這一專業穩健的策略也體現在普楓新能源對于重點行業布局的選擇上。
羅澍坦言,相對于制造行業業主,現階段物流行業業主的消納條件較弱,物流園區分布式光伏項目的平均裝機容量偏低,而且物流行業業主的用電量消納能力也偏弱。
不過,物流園區體量更大,可利用的屋頂面積更大,類似普洛斯高標倉的區位更好,庫齡(或屋頂年齡)更小,為光伏項目開發提供了很好的先決條件。而且,羅澍看到,物流行業還有后發優勢——隨著物流倉儲設施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冷鏈倉儲設施占比的提升,帶動其用電需求逐年攀升。
“正是基于這樣的預判,在確定物流項目裝機容量時,相比于制造業,普楓新能源會給前者預留更大的電量提升空間。這會提升普楓新能源對單一物流項目分布式光伏容量規模。”羅澍告訴《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
如前所述,項目所在區域日照時長,也是分布式光伏項目投資的重要參考指標。在武漢、長沙、重慶等這些傳統分布式光伏項目光照客觀先決條件較差,但同時有著強烈地利用清潔能源訴求的區域,普楓新能源創新性地通過集采方式,積極布局,形成了差異化優勢。
為了解決物流行業客戶用電量相對不高、單體項目規模較小等造成的投資成本偏高的問題,普楓新能源盡可能地擴大每一次新建或者是投資分布式光伏項目的總體規模。“我們通過批量開展項目的方式,每一批項目涵蓋10至20個分項目,來控制項目總體的供應鏈成本和管理成本。”羅澍透露。

近年來,有關光伏電站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對光伏電站疏于管理會造成很多問題,甚至是安全隱患。”羅澍坦陳,“分布式光伏項目的竣工只是開端,是未來20年甚至更長久合作的起點。”
羅澍表示,“后續運營對普楓新能源來說非常關鍵,我們一直對每個項目采用高標準運維管理,貫穿從項目施工期的安全防護措施,直至項目落成之后運維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包括智能化的技術手段,構建高效、安全、綠色的運維體系。”
正是這種全生命周期的運維管理理念、標準及能力,成為普楓新能源保持高速而有質量成長的底盤。
談及未來的發展目標和方向,羅澍提出三點:
一是加大分布式光伏項目數量和體量的投入。“前三年1GW”只是階段性目標,普楓新能源會持續加大投入,鞏固目前市場上的領先地位,助力更多的物流基礎設施利用清潔能源。
二是在分布式光伏項目基礎上拓展服務的深度。未來,普楓新能源會在應用場景上做更多的嘗試,比如說“光伏+儲能+充電”,通過普楓新能源與普洛斯旗下的兄弟平臺公司的共同努力,豐富新能源在物流園區的應用場景。
三是創新用(售)電的商業模式。羅澍透露,目前普楓新能源正在參與蘇州一個電力市場化交易試點項目。這個項目為普楓新能源未來能夠在更大范圍內應用物流園區層頂資源,提供一個非常好的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