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智算需求爆發式增長“窗口” 數據中心業務版圖持續擴張|新華財經高端訪談
發布時間:2025-04-09
編者薦語
上周,普洛斯中國數據中心收益基金一期宣布完成募集,私募基金投資策略拓展到算力基礎設施品類。普洛斯中國區執行總裁黃佳接受新華財經專訪,介紹數據中心業務板塊的成績和戰略,并分享了對于算力基建面臨的能源轉型挑戰,以及AI爆發引發的行業供需爭議等話題的前瞻性見解和洞察。
以下內容經授權轉載:
全年收入同比增長54%、截至2024年底投入數據中心運營14個、服務客戶數量新增47%、可提供5大類242項IT增值服務,服務超50%零售客戶……一組組亮眼的數據,都是普洛斯旗下數據中心業務板塊2024年交出的“成績單”。
聚焦數據中心板塊的發展規劃,普洛斯后續如何布局?面對智算需求的爆發式增長,數據中心如何更好地踐行綠色低碳發展?記者帶著諸多問題專訪了普洛斯中國區執行總裁黃佳。
“縱觀IDC(數據中心)產業二十年演進,我們經歷了三個階段:PC互聯網時代完成數據存儲基建,移動互聯網時代構建云計算底座,如今正跨入以異構計算驅動的智算時代。”黃佳在接受專訪時指出,“這要求IDC從通用計算時代的‘數據倉庫’,進化為智算時代的‘價值精煉廠’。”

隨著數字經濟發展以及AI大模型興起,數據中心、智算中心等算力基礎設施作為支撐數字經濟的物理基礎與載體,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為大勢所趨。
有行業報告預測,中國數據中心市場規模在2025年至2029年期間將增長274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CAGR)超過38%。自2018年進入數據中心市場以來,普洛斯的運營表現可圈可點。黃佳告訴記者,截至2025年3月31日,普洛斯數據中心的總交付規模已近400MW。
“普洛斯一直重視加碼智算新基建的布局。”黃佳介紹稱,普洛斯中國數據中心收益基金一期剛對外官宣完成募集,涉及投資規模約26億元,擬投資位于環京區域最大的數據中心集群的普洛斯數據中心園區。作為技術領先的T3+等級數據中心,該項目能夠實現高性能算力集群的同時部署、分期上線、快速交付,致力于服務互聯網頭部平臺企業。
事實上,面對互聯網客戶對數據安全、保密及電力供應等方面的嚴苛要求,這類合規性高、規模較大的基地型數據中心項目顯得尤為稀缺。
今年DeepSeek等AI開源大模型的橫空出世,將帶來更多垂直領域的AI應用場景,也將打開企業部署應用私有AI的爆發期。黃佳介紹:為此,普洛斯數據中心全力打造了一站式智算服務體系,全面整合互聯網帶寬、云線路、專線服務、基礎資源服務以及IT增值服務等多元服務。比如,杭州項目推進升級改造,目標是打造成為區域智算領域的關鍵節點機房,為該地區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筑牢堅實根基。
需指出,智算需求的爆發式增長,對數據中心的綠色低碳發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記者了解到,2024年普洛斯已在北京、重慶等地的四個數據中心項目啟動了屋面光伏鋪設。2025年第一季度,普洛斯北京亦莊數據中心成功落地了首個綠證交易。
“未來我們在全國各數據中心也將通過繼續加大新能源應用以及綠電綠證交易等方式,來提升運營綠電占比。”黃佳坦言,現階段,“儲能+IDC”的發展趨勢相當迅猛。不少金融機構、互聯網大型企業之所以選擇與普洛斯合作,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看到了普洛斯在綠色算力、ESG方面的承諾,這與其ESG運營要求相吻合。不少企業客戶也希望數據中心服務商、供應商能與他們緊密配合,共同努力實現2030年的碳中和目標。
面對數據中心行業普遍面臨的能源電力挑戰,普洛斯正充分協同旗下數據中心和新能源業務板塊,打造獨具特色的數據中心“三重脫碳路徑”。具體包括,源頭替代,即實現數據中心屋頂光伏覆蓋;系統重構,通過“源網荷儲”一體化提升數據中心的綠電占比;模式創新,打造虛擬電廠,用AI技術建設IDC綠電聚合交易平臺。
記者調研發現,當前國內算力基礎設施正向著“智算中心”的方向演進。所謂智算中心,以融合架構計算系統為平臺,以數據為資源,能夠以強大算力驅動AI模型對數據進行深度加工,并通過網絡以各種云智慧計算服務形式提供給組織及個人。承載AI算力,這一新型基礎設施正逐漸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增長引擎,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智算中心’的發展方向毋庸置疑。”在黃佳看來,“想要持續提升數據中心的運營能力,完成迭代發展,除了需要專業的運維團隊,更需要擁有智能化工具支撐運維團隊做好運營。普洛斯數據中心自主研發了‘GLP DCBASE智慧化運營管理系統’,作為一個跨不同數據中心、跨園區,實現數字孿生的運維監控平臺,它引入了眾多新的AI科技能力。”
比如,兼容冷板式與浸沒式液冷雙模式的監控能力;又比如,AI預警能力,幫助數據中心運維團隊提前發現某些故障隱患,迅速采取預防性舉措排除隱患,確保數據中心的運營可靠性與安全性。“目前,無論是金融行業,還是互聯網、科技行業客戶,都對數據中心的可靠性、極低故障率與安全性格外重視。”黃佳說。
“后續,我們還將新增設施、運維等全場景功能,提升運維效率,支撐業務高效運營,為各類客戶提供數據中心一站式智慧化運營管理服務。”黃佳表示,“我們對數據中心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非常有信心——隨著不同行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加大投入,疊加AI大模型建設如火如荼,不同AI應用場景的持續落地,數據的應用仍將呈現指數級增加。或許,今天我們會發現數據中心的需求更多集中在數據存儲,但未來隨著影像、聲音等不同類型數據的大量產生,對數據存儲、處理方面的需求將會保持高增長,直接帶動數據中心建設進一步增加,以及數據中心的運營績效節節攀升。”
針對行業“算力和IDC泡沫論”,黃佳給出戰略回應:“IDC行業正從‘資源密集型’向‘技術及能源密集型’躍遷。普洛斯正以物流基因構建‘空間筑基、能源造血、資本賦能’三位一體模式,即將全球物流設施作為數據中心天然改造載體,以風光+儲能網絡驅動PUE與OPEX(運營成本)雙降,以REITs工具提升資產周轉效率。”
可以看到,在DeepSeek引領軟件計算效率提升,特別是軟硬協同的計算效率大幅提升,極大降低了人工智能單位大模型開發和應用所需算力資源數量的背景下,有行業觀點認為,算力及其數據中心存在過剩和泡沫。
但在黃佳看來,DeepSeek給行業帶來的恰恰是人工智能大模型開發和應用成本的極大降低,即大幅降低了大模型應用的使用門檻,極大促進大模型應用的普及和擴大。“任何過剩和泡沫都是短期的,對于任何一個產業的長期主義者來說,時間周期拉長來看,對于他們沒有泡沫,只有時機。”黃佳說,“人工智能對數據的價值再發現和再應用,會猶如智能手機一樣,普及到每一C端個人的生活,甚至每一個B端行業。同時,必然也會帶來更多信息數據化的動力。由此來看,數據中心需求仍然值得期待。當然,如前述技術趨勢所說,落后的數據中心一定是過剩的。”
“正如4G催生移動支付等萬億市場,當大模型滲透率突破臨界點,今天的算力儲備將顯露出戰略前瞻性。”黃佳最后斷言,“我們不是在建造機房,而是在澆筑智能時代的‘數字水壩’。”






